文化盛宴背后的全维守护——多部门协同保障我市夏季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有序开展
自5月31日以来,我市各类群众文化活动“遍地开花”。舞台上,中俄舞者衣袂翩跹;人群中,孩童的笑声穿透音乐浪潮。这份跃动的城市烟火背后,一套精密的安全保障齿轮正悄然运转——夏季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安全管理工作机制,统筹公安、应急、消防、卫健等18个成员单位,明确全链条责任分工,确保我市夏季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在安全有序的环境中澎湃绽放。
立体防控 守护每一刻安全
“有群众突发疾病,排查最快到达医疗机构的路线,迅速调配场内警力、场外铁骑,为患者开辟‘救护通道’。”不久前,在母亲广场一场汇演结束后,正值人流高峰时段,突发紧急情况,现场安保迅速启动应急机制。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支队长李刚回忆道,通过高效协同调度,仅用3分钟便顺利将患者转运至第二人民医院,为救治争取了宝贵时间。
“在一百余场夏季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中,像这样的情况不是个例。”李刚表示,为确保活动安全顺利举行,每场活动中参与安保工作的警力时刻处于高度戒备、快速反应的状态,通过积极运用“情指行”一体化警务运行机制和“专业+机制+大数据”新型警务运行模式,全面确保安保各项举措落实到位。
据了解,活动期间市公安局科学布警、全警参战,充分利用警用无人机、大数据模型等技术建立3D立体警力安保部署图,全力做好防爆安检、观众秩序管控、巡逻防控等工作。交警部门采取“远端分流、近端管控”疏导策略,有效保障市民和游客的出行安全,为大型活动的顺利举办创造了良好的交通环境。结合夏季治安整治百日行动,我市全面开展公共安全隐患排查,加强社会面整体防控,保持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平稳有序。
夯实基础 无缝衔接保顺畅
安全管理的闭环,始于风险预警,成于现场保障。我市协同住建、应急、卫健、电力等多部门攥指成拳,将隐患消除在萌芽,将风险隔绝于场外。
“演出前,要再同电力、消防的同志联合检查一遍,确保没有安全隐患。”市住建局园林中心办公室主任吕云龙说,该单位每场活动都会指派2名专业技术人员全程监管临建设施施工和供电安全,组织环卫团队动态保障现场环境清洁,并同应急、消防等部门开展舞台结构荷载测试、用电安全检测等联合检查余次,隐患整改率达100%。
针对高温酷暑与密集人流,夏季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期间,市卫健委成立医疗保障小组,按照各场次活动特点和规模,前置救护车辆28台次,选派医师31人次、护士27人次,并指定综合定点医院,开通就医绿色通道,全力做好医疗卫生保障工作。
黑龙江多宝山铜业股份有限公司、青岛啤酒黑龙江分公司助力“紫金之夜”中俄狂舞大赛,黑河农商行支持刘和刚“爸气全开33”演唱会……夏季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的繁荣,源自各企业、机构的鼎力支持,他们厚植家乡情怀,助推黑河文旅发展,为活动注入了强劲动能。
矩阵扩音 清朗空间促和谐
“欢迎黑土地的艺术家们来到黑河!”在黑河日报社今日黑河视频号的评论区,一条条留言不断刷新。
夏季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中立体化的传播矩阵,既将欢乐与热情传递给更多市民,也让公众看到了安全、有序、温暖的城市形象。这一成效离不开市委网信办大力开展的网络宣推工作:邀请网络名人80人次参与系列活动,通过网络直播、体验式推介等方式,多平台多角度展示黑河风采;发布短视频作品170条次,播放量达1400万+,联合黑河日报社、市融媒体中心推出“爱上黑河”系列短视频,在微信视频号平台阅读量达60万+、抖音号平台阅读量突破500万,为我市夏季旅游持续营造浓厚热烈、积极向上的网络舆论氛围。
在宣传战线,黑河日报社、市融媒体中心等媒体单位全力以赴扮演好“扩音器”的角色,组织记者深入活动一线,用笔触和镜头记录下精彩瞬间。其间,黑河日报社围绕“印象黑河”“声动黑河 全民K歌”等主题在纸媒与网络媒体双向发力,全媒体平台累计刊发稿件、图文推送、短视频近800/条次,“今日黑河”抖音号总播放量达1694.8万,获赞13.5万,涌现10万+浏览量短视频31条,生动展现了黑河边城特有的文化魅力与青春活力,引发社会广泛关注。
这个夏日,多部门协同、全社会参与共同织就的“全维服务网”虽看不见,却坚实可靠,不仅守护着每一份简单的快乐,也守护着黑河这座城市的温度与秩序。